yellow sunflower field during daytime

孩子有說謊行為時,大人該怎麼處理呢?

撰文者/楊楊臨床心理師

親職教養

9/15/20251 min read

woman in black and white dress sitting on concrete stairs
woman in black and white dress sitting on concrete stairs

簡述兒童/青少年說謊行為的處理技巧

請先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原因

了解原因之後才能夠針對真正的議題進行處理或介入。

*孩子說謊可能的原因有:

1. 無法承擔事件本身的結果

2. 害怕行為後果

3. (青少年)覺得很酷/很帥

4. 習慣/因此而得到好處

5. 其他

簡單的處理技巧,請總是保持溫和冷靜的口吻。重點在於了解原因、處理議題

一、詢問孩子「發生什麼事了?」

當孩子給了一個不誠實/與其他資訊來源或事實不相符的回應時,明確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不過我從OO那裡得知的內容跟你說的不太一樣,你想聽聽看OO是怎麼說的嗎?」

這時孩子可能願意聽、也可能不願意,

  • 若孩子願意聽,就中性地描述你所得知的內容,並告訴他/她「你有發現OO説的跟你説的有什麼不一樣嗎?哪裡不一樣?你覺得為什麼?」

  • 若孩子不願意聽,那就告訴他/她,「我知道你不想聽OO的說法,那我可以告訴你我發現OO說的跟你說的差異在哪裡?我想知道為什麼會不一致。」

二、說明完不同觀點的事件經過後,請以冷靜溫和的語氣和孩子討論為什麼會不一樣。

「你說的___跟OO說的___部分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告訴我你覺得可能是什麼原因嗎?那你覺得哪一個比較接近真實的狀況呢?」,

  • 若孩子在此時改口,請明確告訴他/她「所以你修改了你的回應,為什麼呢?還有為什麼我第一次問時你會選擇之前的說法呢?」,若孩子能夠給出一個答案,請告訴他/她「好的,我知道了,謝謝你在我跟你澄清事件的時候,選擇誠實地面對自己和事件」

  • 若孩子堅持不改口,告訴他/她「我了解你的意思了,但我沒有辦法被你的說法說服,因為有__證據佐證你的說法可能並不成立。我覺得很可惜,你並沒有選擇以誠實的方式面對自己與事件,這是你的選擇,我會尊重你,但也提醒你,你必須自己承擔不誠實所帶來的後果。」接著告訴孩子,「在現階段誠實與說謊是道德議題,等你長大成年了,可能會演變成法律議題,你可以繼續因為__原因而選擇不誠實,但不誠實所帶來的壞處,肯定會比誠實更多,希望你能夠準備好,面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不良後果。

青少年對於神秘感、與眾不同感的確會抱持著與其他年齡層不同的興趣與追求,可以在孩子出現正向行為時,告訴孩子我覺得你這樣很棒/很酷/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等等,而神秘感其實很抽象,究竟要神秘感有何用處呢?可以和孩子討論為什麼一個人需要保持神秘呢?若要保持神秘感,可以透過什麼樣合適的方法呢?(可以不需要把自己所有事情都告訴每一個人、選擇性地告知與隱私低相關的訊息、仔細地挑選相處的同儕等等,並不需要用說謊來製造神秘感。)

另外,若是無法承擔事件本身的結果或是害怕行為後果,請家長與孩子仔細討論事件本身的結果如何沒辦法承擔(期待過高與孩子本身能力不一致?覺得太丟臉很難面對?),或是害怕行為後果(被罵?被打?被羞辱?被拿來與手足或同儕比較?),行為後果請家長主動與孩子討論雙方皆可承受的內容,這樣無論是懲罰或獎賞的行為後果才會有效。

上述的內容、提問及回應,主要是針對已知為說謊行為所給予的教養建議,若可能為不同立場/觀點所導致之羅生門事件,請仔細澄清事件並與心理師討論合適的介入策略。

網頁文章編輯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