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愛的語言(下)
撰文者/莊惠宇臨床心理師
親職教養
5/15/20251 min read
生活中我們會交替著使用五種愛的語言。每個人喜好的愛之語不同:爸媽有習慣表達愛的方法,孩子有特別能接收到愛的管道。我們如何找到孩子主要愛的語言呢?
1. 觀察孩子如何向你表達愛:
孩子常對你使用的愛之語,就是他最希望你向他表達的愛之語。一個2歲孩子,開心時最直接的表現是飛奔去抱爸媽,日常生活中也常會希望跟家人有肢體的接觸(背背、牽手)。另一個4歲的孩子,對於身體接觸沒這麼熱愛,但她會主動想幫忙收拾碗筷,拿自己水壺時也幫弟弟一起拿等等。一段日子觀察下來,母親明白了她愛的語言是服務的行動。
2. 觀察孩子如何向別人表達愛:
若孩子常主動提出想送朋友、老師禮物,或想要和同學或家人分享他喜歡的東西,那麼他的愛之語可能是禮物;因為他在接受別人禮物時能感到極大的快樂與被愛,於是他用贈送禮物的方式向他人表達愛。我們不需主動提議、甚至要求孩子送他人禮物,因為那可能不是他愛的語言;若孩子提出想送禮,則可引導孩子述說想送禮物背後的原因,有助我們釐清及了解送禮的動機。
3. 聽聽孩子最常要求什麼:
「媽媽你可以陪我唸一本故事書嗎?」、「我喜歡老師跟我一起畫畫」,孩子出現上述言詞時,她正要求的是精心時刻,意即陪伴者全心的關注。所有孩子都需要照顧者的關注,但是愛之語為精心時刻的孩子,要求陪伴的時間會明顯多於其他同儕。當今社會有許多物質的誘惑,孩子最常出現的要求可能是物質上的給予,家長必須留意觀察並設定原則。當你發現送孩子禮物並無助於改善親子關係,表示那個禮物是不具「情緒價值」。對於真正愛之語為禮物的孩子,禮物的價格與重要度並不相關。
4. 注意孩子最常抱怨什麼:
有些孩子不會直接要求、但會抱怨沒有得到某些東西。留意孩子最常抱怨的事情,也是釐清孩子主要愛之語的方法之一。「我畫了一張很酷的畫,你都沒發現!」、「你很久沒有煮我喜歡吃的那道菜了」,這是孩子分別在表達他們肯定言詞以及服務行動的需求。孩子難免偶爾會抱怨,這類的抱怨是與立即的慾望有關,但如果你發現孩子常有的抱怨內容有共同性、某種抱怨內容頻率特別高,那就有高度可能那是孩子主要愛的語言。
5. 給孩子二選一的機會:
引導孩子在兩種愛的語言中做選擇,也有助我們找出孩子主要的愛之語。例如,「今天爸爸會比較早下班,你希望我陪你騎腳踏車,還是我們去挑一個你喜歡的點心回家吃」、「下週要考試了,你希望媽媽幫你複習功課準備考試,還是休息時陪你去公園散步」。請記下孩子的選擇,若孩子兩種都不想要,則邀請他建議另一種選擇,持續的做觀察及紀錄,將能慢慢釐清孩子主要愛的語言為何。
孩子漸長,你會開始了解某種愛之語遠比其他愛之語更能深刻表達你的愛。另外也請記得,用負面方式表達孩子主要的愛之語時,他受到的傷害特別大;例如對主要愛之語為服務行動的孩子說 :「再不聽話以後我不幫你綁頭髮了」、「我不抱你,因為我不喜歡吵鬧的小孩」。因此,發現孩子主要愛的語言極為重要,照顧者得留意避免在氣頭上時對孩子造成超乎想像的傷害。
發現及學習孩子的愛之語,是一個漫長、需要花工夫的過程!儘管孩子的主要愛之語可能不同於照顧者本身,若照顧者學著以孩子主要的愛之語來表達愛,無非是一種向他展現無私服務的方式,也是以身作則地引導孩子學習訴說別人的愛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