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需要發展評估嗎?要看哪⼀科?
撰文者/廖婉如臨床心理師
4/3/20251 min read

Q:我的孩子需要發展評估嗎?
目前臺灣的新生兒出生都有兒童健康手冊,其中有「發展里程碑」,家長或照顧者平常時就可以在陪伴與照顧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生理、動作、語言與互動狀況,當孩子的表現低於生理年齡的「發展里程碑」,以及「寶寶健康記事」中「家長記錄事項」,家長就平時陪伴孩子的觀察狀況,配合疫苗接種時程,在看診前填寫完成,再由醫師做初步檢核。
若真的有一項或數項表現低於發展里程碑也無須過度擔心,發展的狀況不是直線向上與不同功能同步發展,可能有些快於里程碑、有些慢於里程碑,有些品質好、有些品質不好,都是正常的,可以經由日常生活活動來練習以提升孩子的能力與功能表現。在1歲前可觀察2~3個月、1歲~3歲以後觀察約半年,期間大人可使用各種活動、姿勢變化、音調與語詞的示範以促進孩子的發展;若觀察後仍發現孩子的表現並沒有進展,請盡快帶孩子就醫安排發展評估。
進入幼兒園後,每個新學年開始,衛生局會發給學校「發展檢核表」,由受過檢核培訓的老師依檢核題目幫孩子進行發展篩檢,當有題目落在「異常」且加總後達切截分數,則需要進一步到醫療院所進行專業評估。
一般來說,未滿6歲(入國小前)的兒童在器官功能、感官知覺(聽覺或視覺)、大動作(爬、走、跑、跳)、精細動作(抓握、雙手操作、使用工具)、語言溝通(理解與表達)、認知學習、社會心理(人際互動或環境適應)、情緒等發展項目上有一種或數種、或全面發展速度落後或品質上之發展落後其生理年齡20%以上或2個標準差以上,則有必要進一步作詳細之專業評估,以釐清其發展狀態與銜接後續的療育訓練。
Q:哪裡可以安排發展評估呢?
在衛生福利部網頁首頁「衛生福利e寶箱」中,點選「更多衛生福利e寶箱」,在「社會福利」分類中,可以看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網頁連結https://www.mohw.gov.tw/cp-190-238-1.html),點進去有「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點進去可以看見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經費,在各縣市的兒童發展評估中心名單,在114年高雄市有4家醫學中心、8家醫院有這項服務。
當有發展遲緩疑慮時,家長可以選擇離家近的醫院就近評估。評估前,先幫孩子在「聯合評估中心/門診」掛號,攜帶兒童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於掛號時間前往醫院。到院後,跟疾病看診一樣候診;不同的是,會建議要有充足的時間等待看診,因為家長需要在醫生看診前或後(各醫院看診流程不同),填寫完成「兒童基本資料」及更完整的「兒童發展篩檢表」。
看診時再由醫師依孩子的發展狀況,安排不同項目的評估,評估後可以開始尋找早療單位,也會有各縣市政府的早療個案管理員追蹤孩子是否有確實接受早療的協助、協助家長尋找早療單位。
在聯合評估結果未呈現之前,只要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有疑慮,都可以在「更多衛生福利e寶箱-社會福利-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網頁中點選「早期療育機構概況」找到離家近的醫療院所,或使用搜尋引擎關鍵字「早療自費療育單位」就近且及早尋求早療服務。
網頁文章編輯/楊楊